大闸蟹恐赶不上中秋档 蟹农说卖蟹还得等它成熟点

摘要:

养了20年大闸蟹,蟹农俞三男从来不抢中秋档。9月22日以后,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开捕时间。年产2万斤大闸蟹,但中秋销售几乎为零。“必须要蟹好吃了,才能捕捞起水啊。”他告诉记者,他有一个开捕原则,即成熟的大闸蟹占到70%以上比重,才会起捕。否则,就算高价收购,他也无动于衷。

秋风起,蟹脚痒。阳澄湖大闸蟹生长成熟自有规律,中秋并非分水岭。

中秋送礼网上热卖虚拟蟹券

虽然离中秋还有一段时间,但电商平台上的蟹券已经铺天盖地,蟹券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。为了冲高销量,蟹券实际价格相比面值会大打折扣,一款公四母三的8只装礼盒,蟹券面值888元,但只需花328元就能拿下。对于这种差异,大部分店主均称是在搞促销,现在是最低折扣,等活动一结束就会涨价。这款蟹券月销量近两千。而另一款公蟹3.5-3.9两,母蟹2.5-2.7两,10只装售价269元的蟹券,月销量更是达到7496张。

采访中,大部分网店店主说,因为今年中秋特别早,大批量的大闸蟹尚未成熟,中秋不能提货和送货。但蟹券有限期可横跨至明年初,所以大部分客人中秋送礼,改用送蟹券,来代替直接送大闸蟹实物。

阳澄湖蟹农瞿新告诉记者,以往中秋市场占到其大闸蟹销售20%左右,这个比例还算是蛮高的。往年中秋档,做的大部分是送礼的生意。刚起水,价格比批量上市高出15%左右,标准规格的大闸蟹一只卖到80元。但今年他的蟹券销售还未启动。“一来是中秋太早,螃蟹不熟,二来大环境不景气,团购生意明显减少。”他说,所以今年要不要做中秋市场,自己暂时也没谱。

啥时开捕好不好吃是硬道理

养了20年大闸蟹,蟹农俞三男从来不抢中秋档。9月22日以后,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开捕时间。年产2万斤大闸蟹,但中秋销售几乎为零。“必须要蟹好吃了,才能捕捞起水啊。”他告诉记者,他有一个开捕原则,即成熟的大闸蟹占到70%以上比重,才会起捕。否则,就算高价收购,他也无动于衷。

他说,大闸蟹生长有固定周期,必须到了9月中下旬才能陆续成熟,10月1日后才慢慢结实,称得上好吃。如果强行提前捕捞,则会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”,轻则令仍在长身体的螃蟹缺胳膊少腿,重则令它们死亡。

俞三男说,老吃客也早就不跟着节庆吃螃蟹了,所谓“秋风起、蟹脚痒”,10月中下旬大闸蟹肉肥膏厚才是最佳尝味期。

苏州市阳澄湖渔政管理站站长钟卫东介绍,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仪式时间还没敲定,7月底对阳澄湖湖区大闸蟹抽样显示,大闸蟹长势比去年同期要好很多,根据这一长势开捕时间应该在9月下旬。他说,开捕日期向来不是根据中秋来决定的,只是中秋节凑巧跟大闸蟹“尝鲜”走得近,导致每年都会有一番关于大闸蟹能否赶上中秋宴的讨论,中秋也似乎成为了大闸蟹销售的一个重要节点。

他说,他们确定的开捕日期是根据大闸蟹成熟度来定夺的,一般湖区70%以上大闸蟹成熟才达到开捕的条件。而开捕只是一种指导性的建议,并不是强制性的,不排除一些养殖户提前让大闸蟹起水。

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秘书长严金虎告诉记者,夏天温度极端高或太过凉爽,反而会延缓螃蟹的长势。去年夏季极端高温,导致部分螃蟹蜕不了壳,长不了个。今年夏天又太过凉爽,降低了螃蟹提前成熟出水的可能性,最乐观估计,统一开捕在9月中下旬。他并不否认,开捕时间,或多或少,左右着中秋蟹市。据粗略估计,中秋销售通常占到大闸蟹实体店全年销售额的20%左右。不过今年可能要错过了。

送礼剪不断中秋情结

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,其实中秋吃不吃大闸蟹,自己和家人压根不在乎。只是作为苏州的土特产,每到中秋,都习惯了给远方的亲戚捎去一些。如果有人来苏州做客,也必定会端出大闸蟹招待。面对大闸蟹缺席中秋宴,从送礼上,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。

在采访中,与李小姐持相同想法的人,并不在少数。作为苏州的一张美食名片,阳澄湖大闸蟹太湖蟹早已走出了江浙沪,走向了全国各地,乃至港澳台。中秋、国庆,走亲访友,大家习惯性地提上一笼螃蟹、一盒月饼,作为伴手礼。于是乎,大家格外关注大闸蟹什么时候开捕,能否赶上中秋,也许只是出于一种割舍不断的节庆情结。(商报记者 林琳/文)

声明:

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