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商为何看好“太湖蟹”?

摘要:

随着太湖蟹的名气越来越响亮,当地蟹农也渐渐意识到“品牌”重要性,他们制作防伪标签,带上防伪标识、在蟹壳上打印品牌名,如今的太湖蟹也拥有了电子追溯系统。

今秋大闸蟹上市季节,记者发现一个现象,蟹商们纷纷将蟹的籍贯改为“太湖”。太湖蟹为何被“傍名牌”?前天记者到“中国河蟹之乡”吴江市七都镇实地采访获悉,太湖和阳澄湖同属一个水系,两地所产的大闸蟹也理所当然被认为“姐妹蟹”,由于阳澄湖当地蟹少人多,蟹商纷纷趁着太湖蟹开捕时赶到太湖湖畔捞蟹进货。

七都镇东太湖之滨,空气清新、满目青翠,20多公里岸线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湿地和星罗棋布的河港,湖面上不见处处围网的场景,也少有蟹船往返捕蟹。当地负责人介绍,这是经过整治和合理安排分配资源的结果,如今养殖面积虽然缩小,但水质却有明显提升,由此孕育出的太湖蟹品质也急剧上升。

很难看到,平静的湖面下养殖着许多螃蟹。蟹农捕捞起的蟹,虽尚未经清洗,但蟹壳光亮、蟹钳上呈黄褐色,浓密柔软。一名养蟹20年的农民告诉记者,今年太湖蟹不仅长势良好,个头普遍要比去年大,而产量也比往年上涨两成。他拿起一对刚刚捕到的大蟹:“两只蟹总共超过一斤,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
由于太湖蟹今年产量高,加之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“放话”阳澄湖品牌蟹不进农贸市场、只进超市或直接网站销售,各地蟹商于太湖蟹刚刚开捕后就赶来进货。交易市场里,一名在阳澄湖当地做生意的蟹商说,相对太湖蟹,阳澄湖蟹相对来说数量较少,大部分都销往外省市和海外,“留守螃蟹”难以满足各地赶来的吃蟹客的需求,他们只好来选购质量同样上乘的太湖蟹。随着太湖蟹的名气越来越响亮,当地蟹农也渐渐意识到“品牌”重要性,他们制作防伪标签,带上防伪标识、在蟹壳上打印品牌名,如今的太湖蟹也拥有了电子追溯系统。

声明:

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